2016年度藥品檢查報告發表時間:2020-02-27 00:00來源: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 第三節 藥品GMP跟蹤檢查 一、檢查基本情況 2016年核查中心公告跟蹤檢查計劃215家,共計228家次。其中停產、長期不生產等企業58家次,其余170家次全部進行了檢查。另外,對省級認證的無菌藥品生產企業21家進行跟蹤檢查,雙隨機檢查13家。全年共完成跟蹤檢查204家次。 跟蹤檢查不通過的企業有12家,占6.1%,發告誡信的企業有59家,占29.6%。 在檢查不通過的12家企業中,2015年度抽驗不合格的企業有5家,雙隨機檢查的企業4家,胞磷膽堿鈉注射劑生產企業2家,骨肽注射劑生產企業1家。 (一)2015年度質量公告品種抽查情況 共對10家企業進行了跟蹤檢查,其中5家檢查不通過,占50%,另對4家企業發放告誡信。 (二)雙隨機檢查 為落實國務院創新事中、事后監管的要求,按照總局統一部署,藥品雙隨機檢查系統于2016年12月首次運行,采取分層雙隨機的方法對選出的13家企業開展了跟蹤檢查,包括化學制劑3個、原料藥2個、中藥8個,分布在9個省。共有4家企業檢查不通過,通過率僅69%,另對3家企業發告誡信。 (三)疫苗生產企業 對獲得藥品GMP證書的38家疫苗生產企業列入2016年跟蹤檢查計劃,除1家因藥品生產許可證和藥品GMP證書于2014年收回、1家因2015年申請變更生產地址藥品GMP證書未拿到沒有執行檢查外,共對36家疫苗生產企業進行了跟蹤檢查。檢查結果全部通過,共對7家企業發告誡信。其中一家企業因變更分析檢測器,檢查組現場初步認為屬嚴重缺陷,后期專家研討認為變更前后的檢測器方法原理一致,質量風險較低,要求企業開展進一步的方法學對比驗證,降為主要缺陷。總體來說,疫苗生產質量風險可控,生產企業的生產和質量管理較規范。 (四)血液制品生產企業 26家血液制品生產企業列入2016年跟蹤檢查計劃,共對25家血液制品企業開展跟蹤檢查,另有1家企業因停產整改未進行檢查。檢查結果全部通過,共對4家企業發告誡信。總體來說,我國血液制品生產質量風險可控,生產企業的生產和質量管理較規范,對個別企業仍需加強監管力度。 (五)2015年發告誡信的企業 共對2015年發告誡信的32家企業進行了跟蹤檢查,盡管企業基本符合要求,但仍對14家企業再次發告誡信。 (六)認證下放后,對省級認證的無菌藥品生產企業抽查情況 共抽查省級認證的無菌藥品生產企業21家,全部通過,對其中6家企業發告誡信。通過抽查,省局認證檢查的尺度總體把握嚴格,各地平穩承接了下放的認證檢查職能。 (七)高風險品種的專項檢查 本年度重點對骨肽、果糖二磷酸鈉、胞磷膽堿鈉等三個產品的注射劑進行了跟蹤檢查,計劃進行114家次的高風險品種專項檢查,其中有47家因企業未通過藥品GMP(2010年修訂)認證、品種長期停產、批準文號轉移等原因未進行檢查,實際檢查67家次。1家骨肽注射劑生產企業和2家胞磷膽堿鈉注射劑生產企業不通過,對21家企業發告誡信。 |